本文是 Artificial Analysis
发布的《2025 年上半年 AI 采纳度调查报告》的亮点摘要。该调查收集了超过 1000 名 AI 用户的反馈,旨在揭示 AI 采纳和使用的最新趋势。
主要观点
根据 2025 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AI 技术的采纳正从实验阶段迈向实际生产应用,呈现出快速成熟的趋势。企业在 AI 应用上日益多元化,平均考虑或使用的语言模型数量显著增加。在模型选择上,Google Gemini
、xAI Grok
和开源模型 DeepSeek
的市场关注度大幅提升,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企业对 AI 的部署策略各不相同,呈现出自主构建、直接购买或混合模式并存的局面。此外,调查显示,如果数据托管在中国境外,多数组织对采用中国 AI 模型持开放态度。
关键细节
AI 采纳与应用场景
- 采纳成熟度:AI 正在从原型阶段走向规模化应用,已有
45%
的组织在生产环境中使用 AI。 - 构建 vs. 购买策略:在 AI 应用的获取方式上,
32%
的组织选择自主构建,27%
选择直接购买成品,25%
采用混合策略。 - 核心应用领域:工程与研发(
Engineering & R&D
)是 AI 应用的首选领域,被66%
的组织采纳。其次是客户支持(Customer Support
)和市场营销(Sales & Marketing
)。 - 主要挑战:超过
50%
的组织认为,模型智能水平(Intelligence
)、可靠性(reliability
)和成本(costs
)是使用 AI 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 热门应用工具:
- AI 聊天应用:
ChatGPT
依然最受欢迎,Gemini
和Claude
紧随其后。 - AI 编程工具:
GitHub Copilot
和Cursor
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 AI 聊天应用:
语言模型 (LLM)
- 模型偏好:
Google Gemini
和OpenAI GPT/o
系列模型是开发者的首选,约80%
的受访者正在使用或考虑使用。DeepSeek
成为最受欢迎的开源权重模型。 - 市场份额变化:与 2024 年相比,
Google Gemini
(+49%)、DeepSeek
(+53%) 和xAI Grok
(+31%) 的市场关注度显著增长,而Meta Llama
(-6%) 和Mistral
(-15%) 有所下滑。 - 模型多样化趋势:企业考虑或使用的 LLM 家族平均数量从 2024 年的
2.8
个增加到 2025 年的4.7
个,表明市场正走向成熟和多元化探索。 - 对中国模型的态度:
55%
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模型能够托管在中国境外,他们愿意使用来自中国 AI 实验室的 LLM。
多模态模型(语音、图像、视频)
- 语音生成:
OpenAI
和ElevenLabs
的模型最受欢迎。用户选择时最看重流式传输质量(streaming quality
)、声音自然度(natural voice
)和延迟(latency
)。 - 图像生成:
OpenAI
在该领域处于明显领先地位。用户最看重的标准是模型对提示词的遵循度(prompt adherence
)。 - 视频生成:
OpenAI
和Google
的模型领先。用户最关注提示词遵循度(prompt adherence
)和真实感(realism
)。
推理服务与硬件
- 推理服务商:拥有前沿模型的原生厂商(如
OpenAI
、Google
、Anthropic
)和大型云服务商主导市场。与 2024 年相比,OpenAI
、Google
和Groq
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而Amazon
和Azure
的份额则出现下滑。 - 训练硬件:
NVIDIA
在 AI 训练加速器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约78%
的受访者使用其产品。Google
(27%
) 和AMD
(17%
) 位居其后,但差距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