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 的 Cat Wu (Claude Code) 和 Alex Albert (Claude Relations) 讨论了 Claude Code 团队如何对新功能进行原型设计,使用 Claude Code SDK 的最佳实践,以及在与开发人员一起构建我们的代理式编码解决方案过程中学到的其他经验。本文整理自对此讨论,带你 5 分钟了解这篇访谈的精华。
你有没有想过,当一群顶尖的AI工程师为自己打造一款编程工具时,会发生什么?答案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而且会催生出一些开发者社区独有的“黑话”,比如“Multi-Clauding”(多开Claude)。
最近,Anthropic 的 Claude Relations 负责人 Alex 和 Claude Code 产品经理 Cat 坐下来聊了聊,揭开了这款炙手可热的AI编程工具背后的故事。从团队内部的开发流程,到用户五花八门的使用姿势,再到未来人人都能构建专属智能体(Agent)的蓝图,信息量非常大。
迭代的秘诀:先让内部员工“嗨”起来
你有没有觉得,Claude Code 好像总是在更新?每次在终端里打开它,似乎都有新功能冒出来。这种“疯狂”的交付速度背后,藏着一套非常独特的开发哲学。
Cat 解释说,Claude Code 团队里全是些产品嗅觉敏锐的工程师。很多新功能的诞生,不是来自冗长的产品需求文档,而是源于一个简单的念头:“嘿,如果有个功能能帮我做……就太酷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不会去写文档,而是直接用 Claude Code 把这个功能的原型给做出来。
“用 Claude Code 做原型太快了,所以大部分时候,大家干脆跳过文档,直接动手。”
这个原型会立刻在公司内部发布,让所有 Anthropic 的员工(他们亲切地称自己为“Ants”)来试用。如果大家用得不亦乐乎,反馈特别积极,那它就达到了上线的标准,因为这强烈预示着外部用户也会喜欢它。
这就是他们的“吃狗粮”(Dogfooding)闭环——产品好不好,自己人先用个爽。这种方式不仅快,而且非常有效,因为开发者最懂开发者。
一种工具,N种玩法:从创业公司到世界500强
Claude Code 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的上手体验极其顺滑。无论你是单打独斗的独立开发者,还是财富500强企业里的工程师,只需要一个 npm install
命令,几乎无需任何配置,它就能立刻投入工作。因为它能直接访问你本地的文件和工具,让你对它的能力范围有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有趣的是,不同规模的团队,渐渐玩出了完全不同的花样。
创业公司的玩法:放手去做与“Multi-Clauding”
小公司的工程师们更喜欢让 Claude “放飞自我”。他们会开启 auto-accept mode
(自动接受模式),让 Claude 自主修改代码,无需每次都手动确认。
更绝的是,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 “Multi-Clauding”(多开大法) 的工作流。
想象一下,一个开发者的桌面上同时开着六个终端窗口,每个窗口里都运行着一个独立的 Claude Code 实例。它们可能在同一个代码库的不同Git分支里,或者干脆是代码库的不同拷贝里,各自处理着不同的任务。开发者就像一个“项目经理”,在不同的 Claude “员工”之间切换,当某个 Claude 停下来需要反馈时,就去指导一下,然后让它继续工作。
这种用法连 Anthropic 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本以为是少数“骨灰级玩家”的专属,没想到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高效工作方式。比如,你可以:
- 开一个 Claude 专门用来问问题,不让它修改代码。
- 再开一个 Claude 在同一个代码库里专心写代码。
- 两者互不干扰,效率翻倍。
大企业的玩法:谋定而后动
而在大型企业中,由于代码库通常更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师们则更偏爱 plan mode
(计划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你不会让 Claude 立刻上手写代码。相反,你会让它“稍等一下,先熟悉下环境”。Claude 会花时间探索整个代码库,理解项目架构,然后输出一份详尽的工程计划。等计划被确认后,它才会开始具体的编码工作。这对于处理复杂任务和高风险变更来说,无疑是更稳妥、更可靠的选择。
把它变成你的专属工具:三种定制化技巧
Claude Code 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高度的可定制性。开发者们也确实在这方面玩出了花,他们正在把 Claude Code 训练成各种“专家”,比如网站可靠性工程师(SRE Agent)、安全专家(Security Agent)甚至是事件响应专家(Incident Response Agent)。
想让 Claude 更懂你和你的团队吗?主要有三种方式:
CLAUDE.md
:给它一份“记忆” 这个文件是 Claude 的“记忆核心”。你可以在里面写下团队的目标、代码架构的最佳实践、项目里有哪些“坑”需要避开,等等。Cat 强调,花时间维护好这个文件,能极大地提升 Claude 输出代码的质量。自定义斜杠命令(Custom Slash Commands)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输入一些重复的指令,不如把它们变成自定义的斜杠命令。比如创建一个
/test
命令来自动运行测试。这些命令还可以提交到代码库里,让整个团队共享,统一操作标准。自定义钩子(Custom Hooks) 想在 Claude 的工作流中加入一些自动化步骤?用“钩子”就对了。开发者们熟悉写脚本,而钩子本质上就是一个脚本。你可以:
- 设置一个钩子,让 Claude 在每次提交代码前自动运行 Linter 检查。
- 或者,让 Claude 在完成任务后给你发一条 Slack 通知——这正是“钩子”功能诞生的最初灵感。
下一个前沿:用 Claude Code SDK 构建任何智能体
聊到这里,真正激动人心的部分来了——Claude Code SDK。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和 AI 进行“一问一答”式的 API 交互。而 SDK 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抽象层级:智能体(Agent)构建。
简单来说,Claude Code SDK 把 Anthropic 团队在过去近一年里精心打磨的、驱动 Claude Code 运行的核心引擎开放了出来。这意味着什么?
- 你不用再操心底层杂事:比如智能体的核心循环、工具调用、权限系统、API错误重试、Token效率优化(通过激进的缓存策略)等等,SDK 都帮你搞定了。
- 你可以“自带干粮”:你可以轻松换掉默认的系统提示(System Prompt),接入你自己的专属工具。
- 极速原型:你可以在大约30分钟内,搭建出一个相当强大的智能体原型。
Anthropic 自己开源的 GitHub 集成工具,就是完全基于这个 SDK 构建的。而社区的创造力更是天马行空,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编程岗位的智能体,已经有人在尝试构建法律、合规等非编程领域的智能体了。
这个 SDK 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通用的智能体构建工具。未来,Claude Code 里的各种好用功能,比如任务待办列表、文件编辑等,都会作为可插拔的模块加入 SDK。你需要就要,不需要就拿掉,极度灵活。
你只需要带上你的“独门秘方”——也就是针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工具——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强大AI助手。
最后的秘诀:像和同事沟通一样和AI协作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有什么技巧能更好地使用 Claude Code 呢?Cat 的建议出人意料地简单,但又直击本质。
1. 把它当成一个工程师同事,清晰地沟通。 Prompting(写提示词)并没有什么魔法。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晰地传达了你的目标、你如何衡量任务的成功,以及有哪些限制条件。就像你和一位新同事交接工作一样,上下文给得越足,他干活就越靠谱。
2. 当它做出奇怪的举动时,直接问它“为什么?”
如果 Claude 的行为让你困惑,别急着否定。直接问它:“你为什么会这么做?” 它可能会告诉你:“哦,因为我在 CLAUDE.md
里读到了某条规则”,或者“因为我从某个文件里得到了这个印象”。这不仅能帮你找到问题所在(可能你的文档有歧义),还能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它的“思考”过程。
用 Claude 来调试 Claude,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酷?
从内部的高速迭代,到社区的创意迸发,再到开放 SDK 赋能每个人,Claude Code 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成功,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与AI协作的未来——那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创造力、也更有趣的未来。现在,轮到你去试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