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于OpenAI CEO & 创始人 Sam Altman 在 YC 举办的 AI 创业学校的演讲。
“我们决定,我们的目标是AGI(通用人工智能)。”
当Sam Altman和他的团队在近十年前做出这个决定时,“全世界99%的人都觉得我们疯了。”但正是这股疯狂的劲头,吸引了那相信未来的1%的顶尖人才,最终孕育出了改变世界的OpenAI。
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中,这位OpenAI的CEO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思考、对未来的大胆预测,以及给所有创业者的肺腑之言。他说,现在是“科技史上,最好的他妈的时机,句号,去创办一家公司。”
回顾起点:那个曾被99%的人认为是“疯了”的AGI梦
今天回头看,OpenAI的成功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Sam坦言,当初要不要做,其实是个“抛硬币”的决定。
那是在2015年,整整一年,他们都在讨论这个想法。那时候的AI领域,氛围和现在天差地别。别提什么能流畅对话的语言模型了,当时最前沿的研究,不过是让AI玩玩电子游戏,或者让一个笨拙的机械手勉强还原魔方。AGI这个词听起来就像个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摆在他们面前的,有无数个“不该做”的理由:
- 想法太疯狂:AGI听起来完全是科幻小说的范畴。
- 看起来不可能:当时行业巨头DeepMind遥遥领先,追赶似乎毫无希望。
- 有更稳妥的选择:作为当时YC的总裁,Sam面前有大把看起来“会成功”的创业项目可以投入。
“要做成一件雄心勃勃的事,总会遇到这种情况,”Sam说,“它们看起来太难了,有太多好理由让你放弃。”最终,靠的是一小群核心成员,他们关在房间里,看着彼此的眼睛,下定决心:“好吧,就这么干了。”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成了后来一切的支点。
特立独行:打造“独一无二”公司的秘密武器
决定要做AGI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出现了:招人反而变容易了。
“如果你说,我们要干一件疯狂、刺激、一旦成功就意义重大的事,而且别人都没在干,你反而能把很多人聚拢起来。”Sam解释道。
当他们喊出“进军AGI”的口号时,尽管99%的人觉得他们是傻子,但那1%真正被打动的人,恰恰是这个领域最聪明、最有激情的一群人。对他们来说,市面上几乎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去实现这样的梦想。于是,OpenAI成了顶尖人才的聚集地。
这给了Sam一个深刻的启示:
如果你做的事情和别人都一样,就很难汇聚顶尖人才,也很难让大家对使命产生真正的信仰。但如果你做的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事,你就拥有了一股强大的顺风。
当然,所有伟大的公司都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OpenAI也是从一个只有8个人的小房间开始,后来变成20个人,大家围着白板,苦思冥想下一篇研究论文该写什么,前路一片迷茫。
他引用了投资人Vinod Khosla的一句话,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早期创业的精髓:“一个‘零百万美元’的创业公司和一个‘零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之间,有天壤之别。”虽然它们收入都是零,都是几个人挤在房间里想办法让第一个产品跑起来,但它们的潜力截然不同。
给创业者的建议很简单:选择一个市场,在某个版本的未来里,它一旦成功,就能变得巨大无比。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傻傻地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AI创业的黄金时代:为什么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聊到当下,Sam的兴奋溢于言表。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有趣的时间点——模型能力和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
“模型的潜力已经在这里了(手举得很高),而人们想出来能做的产品还在这里(手放得很低)。”
这意味着,即便模型不再进步(当然,它们会进步),仅仅利用现有技术,就有海量的创新产品等待被创造。更何况:
- 成本在暴跌:像GPT-4o这样的模型,成本在急剧下降,而且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 开源模型将惊艳世人:Sam卖了个关子,但他透露OpenAI即将发布一款开源模型,其表现“会比你期望的好得多”,让人们在本地设备上运行强大模型成为可能。
模型推理能力的飞跃、API成本的下降、强大的开源模型……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就像是在元素周期表上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没人用过的元素。这是创业公司的巨大机会。
“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时期,去创办一家公司,利用这个全新的‘物种’。”
从ChatGPT到“Her”:AI的未来是你的终极伙伴
AI将走向何方?Sam的构想让人想起了电影《Her》。
他认为,今年推出的记忆(Memory)功能是他最喜欢的新功能,因为它指明了AI产品的未来方向:
你会拥有一个真正了解你的实体,它连接你所有的数据,并且会主动帮助你。它不再是你问一句、它答一句的被动工具,而是会7x24小时在后台运行,观察你的生活,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你发条信息,什么时候该替你办件事。
这个“AI伙伴”将存在于你所有的设备、浏览器和你使用的每一项服务中,成为你生命中无处不在的助手。而这一切,将从记忆功能开始,逐步实现。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未来的AI必须是:
- 完全多模态的:它既能进行深度推理,也能实时生成视频,甚至在你需要时,即时为你编写一个全新的App。
- 与物理世界结合的:当AI拥有了视觉、语音和推理能力后,下一步自然就是进入机器人体内。Sam甚至开玩笑说,他非常期待有一天,当你订阅最高档的ChatGPT套餐时,会免费送你一个家用机器人。
- 发生在云端和本地的混合体:为了效率和成本,一部分计算会在本地设备上完成(OpenAI巴不得如此,因为他们的云端基础设施快要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了),而更强大的模型则会运行在云端。
而要打造这种“融化掉”的、无缝的交互体验,需要顶尖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与苹果公司的传奇设计师Jony Ive合作。“如果你要赌一个人能搞定下一代人机交互,他就是那个最显而易见的人选。”
给开拓者的忠告:如何在这场变革中胜出
面对如此迅猛的变革,许多创业者最大的疑问是:“我怎么才能不被OpenAI碾压?”
Sam的回答很坦诚:
1. 关于“护城河”:别造我们的船,去发现你的新大陆
“我们不希望碾压你们。”Sam说,OpenAI会专注于把ChatGPT打造成最好的超级助理,但这只是冰山一角。他感到难过的是,太多人想做的只是“另一个版本的ChatGPT”。
“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了。”他建议,创业者应该去寻找那些真正独特、没人做过的领域。 历史证明,最持久的公司,往往不是在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这会给你时间去打磨产品,建立真正的壁垒。
OpenAI自己也曾长期没有“护城河”,唯一的优势就是“市场上只有我们这一个能用的产品”。直到后来,品牌、记忆功能、生态连接等才构成了真正的防御。
2. 关于招聘:雇佣“斜率”,而不是“截距”
如何招到最优秀的人?Sam的标准非常清晰,而且和他早年在YC时一脉相承:
- 关注核心特质:聪明、有驱动力、好奇、能自我激励、勤奋、能团队合作、方向一致。
- 看重实际成果,而非履历:他从不看重求职者来自谷歌还是上了哪所名校,而是直接去看“你做过最牛逼的事情是什么?”
- 雇佣“斜率”,而不是“截距”:他引用了YC联合创始人Paul Buchheit的名言,意思是要看一个人的成长潜力(斜率),而不是他当下的成就(Y轴截距)。一个年轻、斗志昂扬、能搞定事情的人,远比一个履历光鲜但已僵化的大公司高管更有价值。
3. 关于信念:在质疑声中坚持下去
创业是一场心理战。被质疑是家常便饭,哪怕是来自你敬佩的人。Sam分享了一个故事,几年前,当他们向Elon Musk展示GPT-1时,Elon回了一封“非常刻薄的邮件”,说他们成功的概率是0%,这东西就是垃圾。
“当时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我记得那天晚上回家,我心想,万一他是对的呢?这他妈的太糟了。”
面对这种情况,没有灵丹妙药。“它就是很难。你只能被打倒,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然后继续前进。”他强调,这种长期的信念和韧性,是创业中最难、也最重要的一课。
从一个差点夭折的疯狂想法,到如今席卷全球的技术浪潮,OpenAI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关于信念、冒险和远见的史诗。
Sam Altman相信,在未来5到10年,AI将赋予个体前所未有的力量,一个普通人能完成的事情将远超我们的想象。他最期待的,是AI在科学发现上的应用,他认为这才是推动人类社会长期进步的根本动力。
对于坐在台下、像极了2005年那个申请YC的年轻的自己的3000名创业者,他的信息始终如一:
创业的高光时刻远比你想象的更美好,而艰难的时刻也远比你想象的更残酷。这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旅程。
但无论如何,你都必须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