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hiel是PayPal和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本文节选自他2014年出版的著作《从零到一》(Zero to One)。

我面试时喜欢问一个问题:“你认为哪个重要的真理鲜为人知?”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从知识层面来看,它很难,因为学校教育的内容通常是共识。从心理层面来看,它也很难,因为回答者必须表达自己知道会不受欢迎的观点。卓越的思想难得,而勇气更是比天才更稀缺。

我经常听到以下几种答案:

“我们的教育体系已陷入困境,亟需改革。”

“美国是例外。”

“上帝不存在。”

这些都是糟糕的答案。前两者或许正确,但很多人已经认同了。第三个答案只是在一个老生常谈的辩论中选边站。好的答案通常是这种形式:“大多数人相信 *x*,但事实恰恰相反。” 我会在本章稍后给出我的答案。

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与未来有何关联?从最简单的角度看,未来就是所有尚未发生的时间。但未来之所以独特而重要,并非因为它尚未发生,而是因为它将是一个世界面貌与今天截然不同的时代。如果我们的社会在未来一百年里毫无变化,那么未来就一百多年以后;如果未来十年发生剧变,那么未来就近在咫尺。没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但有两点是确定的:未来必将不同,且必然根植于现实世界。大多数对悖论问题的回答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待现在;好的答案则尽可能接近于对未来的洞察。

从零到一:进步的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渴望进步。进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横向或外延式进步,意味着复制已有的成功模式——从1到 *n*;纵向或内涵式进步,意味着创造全新的事物——从0到1。横向进步容易想象,因为我们已经了解它的模式;纵向进步则更难想象,因为它需要开创前所未有的先河。例如,制造一百台打字机是横向进步;而将打字机改进成文字处理器则是纵向进步。

宏观层面上,横向进步的代名词是 *全球化*——将成功的模式复制到世界各地。中国是全球化的典型案例,其20年计划目标是达到与今天的美国相当的水平。中国一直效仿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一切: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空调,甚至整个城市。过程中可能略有取舍——例如直接采用无线技术而跳过固定电话阶段——但其本质是复制。

而纵向进步,即从0到1的进步,其代名词是 *技术*。近几十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硅谷成为“技术”的代名词。但技术并不局限于计算机。广义而言,任何改进的做事方法都属于技术。

由于全球化和技术是两种不同的进步模式,因此可能同时存在、单独存在或都不存在。例如,1815年至1914年是技术和全球化都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71年基辛格访华期间,技术发展迅速,但全球化进展有限;1971年以来,全球化快速发展,但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IT领域。

这个全球化时代让人很容易认为未来将走向趋同和雷同。我们日常语言也暗示着我们相信某种技术上的历史终结:世界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似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极限,发展中国家只需要追赶即可。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我对那个悖论问题的答案是:大多数人认为未来的世界将由全球化定义,但事实是技术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技术变革,如果中国未来二十年能源产量翻一番,那么空气污染也将翻一番;如果印度数亿家庭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只使用现有工具——结果将是环境灾难。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中,没有新技术的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

新技术并非历史的必然产物。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静态的零和社会中,成功意味着从他人手中夺取资源。他们很少创造新的财富来源,长期来看,他们无法创造足够的财富来改善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在从原始农业到中世纪风车和16世纪星盘的数千年缓慢发展之后,现代世界从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出现到大约1970年,突然迎来了持续的技术进步。因此,我们继承了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无法想象的更加富裕的社会。

除了我们父母和祖父母那一代: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们期待这种进步会持续下去。他们憧憬着每周工作四天,能源廉价到可以随意使用,以及在月球上度假。但这些并没有实现。分散我们注意力、让我们忽略周围环境的智能手机,也让我们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陈旧:自20世纪中期以来,只有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父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错误的——他们只是错误地认为这是必然的。今天,我们的挑战是想象并创造新的技术,让21世纪比20世纪更加和平繁荣。

创业思维

新技术往往源于初创企业 (startup)。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到英国皇家学会,再到仙童半导体的“八叛逆”,那些由共同使命凝聚在一起的小团队,都为世界带来了积极的改变。这很容易用反面解释:在大公司中发展新技术很困难,独自一人则更加困难。官僚体制行动缓慢,既得利益者不愿承担风险。在最糟糕的公司里,表现出工作积极性比实际工作本身更能带来职业晋升(如果你的公司是这样,你应该立刻辞职)。反之,一位天才可能创造出经典的艺术或文学作品,但他无法独自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初创企业秉持的原则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但规模也必须足够小,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积极地说,初创企业 (startup) 是你能说服参与一项建立不同未来计划的最大团队。一家新公司最重要的优势是创新思维:它比灵活性更重要,小规模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本书探讨的是你需要问什么问题,以及为了在开创性事业中取得成功,你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这并非一本操作手册或知识总结,而是一次思维练习。因为这就是初创企业 (startup) 所需做的:质疑既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思考商业。

本文翻译自: https://www.founderstribune.org/p/the-challenge-of-the-future-by-peter-th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