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核心论点是 “写作即思考”。作者强调,科学写作不仅是发表研究成果的工具,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认知过程。它迫使研究者以结构化、有条理的方式整理思绪、提炼核心信息,并将多年的研究数据转化为一个有说服力的故事。因此,作者呼吁,尽管 LLMs 提供了便利,但科学界应继续重视由人类主导的写作过程,因为完全外包写作会剥夺研究者深入思考和创造性塑造其工作的宝贵机会。

关键细节

写作的认知价值

  • 结构化思维: 写作能将大脑中混乱、非线性的思绪,转化为结构化、有逻辑的文字,从而帮助研究者理清思路,发现新的见解。
  • 提炼核心信息: 通过写作,研究者可以将数年的研究、数据和分析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明确其工作的核心信息和影响力。
  • 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书写行为(如手写)能促进大脑的广泛连接,并对学习和记忆产生积极影响。

LLMs 在写作中的局限与风险

  • 缺乏责任主体: LLMs 无法为内容负责,因此不能被视为作者。完全由 LLM 生成的稿件不应被发表。
  • “幻觉” 风险: LLMs 可能会产生被称为 幻觉 的错误信息,甚至编造参考文献,因此其生成的内容必须经过人类的严格核查。
  • 效率问题: 编辑和修正 LLM 生成的文本可能比从头开始写作更耗时,因为理解和修改其内在逻辑非常困难。
  • 思想的替代: 如果文章完全由 LLM 撰写,读者读到的将是模型的“思考”,而非研究者本人的思想。

LLMs 作为辅助工具的潜力

  • 提升语言质量: LLMs 可以帮助改善文章的可读性和语法,对非英语母语的研究者尤其有帮助。
  • 辅助研究工作: 它们可用于搜索和总结大量科学文献。
  • 激发创意: LLMs 可以提供要点、协助头脑风暴、克服写作障碍,甚至通过连接看似无关的主题来激发新想法。

原文

在大语言模型时代,论人类科学写作的价值。

撰写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方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交流研究成果的常规实践。然而,写作不仅仅是报告结果,它也提供了一种发掘新思想和新观点的工具。写作迫使我们以一种结构化、有目的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是任由思绪天马行空、非线性地游荡。通过动笔写作,我们可以将多年的研究、数据和分析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明确我们工作的核心信息及其影响。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察,它有科学证据的支持。例如,手写可以促进大脑广泛的连接性1,并对学习和记忆产生积极影响

此文旨在呼吁大家继续认识到人类撰写科学论文的重要性。

“此文旨在呼吁大家继续认识到人类撰写科学论文的重要性”

在大语言模型(LLM)时代,这一呼吁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只要有合适的提示,LLM就能在几分钟内生成完整的科学论文2(以及同行评审报告3),这似乎在研究工作完成后为成果发布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然而,由于LLM缺乏责任主体,它们不被视为作者。因此,我们不会考虑发表完全由LLM撰写的稿件(允许使用LLM进行文案编辑,但必须声明)。更重要的是,如果写作即思考,那么我们读到的难道不是LLM的‘思想’,而不是论文背后研究人员的思想吗?

目前的LLM也可能会出错,这种现象被称为“幻觉”4。因此,LLM生成的文本需要经过彻底的检查和验证(包括每一条参考文献,因为它可能是编造的5)。所以,目前的LLM究竟能节省多少时间仍是未知数。编辑一篇LLM生成的文本,可能比从零开始撰写一篇论文或同行评审报告更加困难和耗时,部分原因在于,你需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才能进行编辑。其中一些问题可能会通过仅在科学数据库上训练的LLM来解决,例如本期中刘凤麟(Fenglin Liu)及其团队的一篇综述文章所概述的那样。时间会证明一切。

这并不是说LLM不能成为科学写作中的宝贵工具。例如,LLM可以帮助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语法,这对于非英语母语者尤其有用。LLM在搜索和总结多样化的科学文献方面也可能很有价值6,它们可以提供要点,辅助进行头脑风暴。此外,LLM还有助于克服写作障碍,为研究发现提供替代性解释,或识别看似不相关的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新想法。

尽管如此,将整个写作过程外包给LLM,可能会剥夺我们反思自己领域的机会,也让我们无法参与到将研究成果塑造成引人入胜的叙述这一创造性且至关重要的任务中——这项技能的重要性无疑超越了学术写作和出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