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深度访谈:投资、AI与人生,我想说的都在这里

本文来自于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近期对段永平的深度访谈,访谈中他分享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核心理念,探讨 AI 对未来的影响,以及他对企业文化、家庭教育和普通人投资的朴素建议。 在雪球,他的ID是“大道无形我有形”,但更多人亲切地称他为“大道”或“阿段”。他就是段永平,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在中文互联网上极具影响力的传奇投资人。 最近,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与他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与其说是正式采访,不如说是一次朋友间的“陪聊”,话题从他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聊到企业经营的智慧,再到投资场上的洞见。 这篇文章将带你走进这场对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梳理出那些散落在谈笑间的珍贵思考。 从乡下少年到商界传奇:自由、信任与“做对的事” 很多人好奇,是怎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今天的段永平? 他的回答很实在:“我是在南昌出生,六七岁跟父母下放到江西农村,吃过苦。” 他坦言,很难说清成长环境与性格成就到底有多大关系,哥哥妹妹和他的性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他很确定:父母给了他充足的爱和安全感,但从不过多要求,更不会像现在的父母一样“卷”。 “我从小就很习惯自己做决策,”他说。这种源于父母充分信任的自由,让他养成了一种宝贵的习惯:当觉得环境不合适时,能果断离开。 大学毕业后,他觉得北京的工作和生活不舒服,便毅然“投奔市场”,南下广东。 在小霸王,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当发现老板在股权激励上的承诺无法兑存,破坏了信任的根基时,他选择了离开。对他而言,这无关利益,而关乎契约精神。“你刮瓶盖刮出一个‘谢’字,肯定就不会再刮下去了。” 这种对“信任”和“对错”的较真,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步步高的密码:企业文化,是“选”出来的 离开小霸王后,段永平创办了步步高。在这里,他从一开始就杜绝了“不守信”的问题。步步高的企业文化,也成了后来许多商业研究的范本。 那么,好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他的答案可能会让一些管理学大师失望:“企业文化跟创始人有很大关系,它不是写在纸上、照本宣科的,而是 fundador 的个人品性吸引了一群认同这种文化的人。” 简单来说,文化主要是“选择”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当然,好的环境可以唤醒人善的一面,但改变一个人的本质非常困难。所以,与其费力改造,不如一开始就“找对的人”。 步步高文化的核心,听起来都很大白话: 本分:其源头是德鲁克的“做对的事情,并把事情做对”(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things right)。这意味着,在考虑“能不能赚钱”之前,先花五秒钟想一想“这是不是一件对的事情”。 用户导向:眼睛要盯着用户,而不是竞争对手或老板。 更健康,更长久:不健康、不长久的事情不做。 这个理念也演变成了一份宝贵的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比如,步步高很早就决定不做代工(OEM),不是因为代工不好,而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这不符合自己的长处。“我知道做代工打不过郭台铭,但我们做品牌可以做得很好。”少做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自然就少犯很多错误。三十年积累下来,这就是巨大的优势。 投资的唯一秘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退休后,段永平移居美国,过上了打球、陪伴家人的生活。很自然地,他把目光投向了投资。一开始,他也看K线图,但总觉得那些结论在逻辑上不成立。直到他看到巴菲特的一句话: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我就看到那一句话,突然就明白了,就够了。”段永平说。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看懂公司,这不是别人能教的。因为自己做过企业,所以他看懂别人的生意,相对容易一些。 巴菲特曾说,人生只需要一个有20个孔的打孔卡,每做一次重大投资就打一个孔。段永平数了数自己的“孔”: 网易 雅虎(实质是投阿里) 苹果 伯克希尔·哈撒韦 茅台 腾讯 拼多多(算半个,因为是早期风险投资) 西方石油(抄巴菲特的作业) GE(一次赚钱了但事后看是错误的投资) 算下来,离20个孔还差得远。他说:“我还有很久可以做投资。” 案例复盘:我是如何看懂几家公司的?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理解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段永平分享了他对几家核心持仓公司的理解。 苹果:文化与用户导向的极致 段永平在2011年开始投资苹果。他看到的,远不止一个硬件公司。 强大的生态系统:他很早就看清了苹果软件和服务业务的巨大潜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他认为苹果是“用户导向”的典范,极度在乎用户体验,绝不为了做生意而做产品。 他曾笃定苹果一定会出大屏手机,因为那是用户的真实需求。虽然苹果“扛了三年”,但最终还是回归了正道。 他也曾断言苹果一定不会造车,因为汽车这个产品,苹果无法提供足够的、差异化的价值。“他们做不出来,不是技术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最终,苹果放弃了造车项目,印证了他的判断。 好的文化不能保证不犯错,但能确保在犯错后,有强大的力量把它纠正回来。 茅台:最好的创新就是“不变” 对于茅台,他的观点简单而犀利:“白酒分两种,茅台和其他。” 独特的口味和文化认同:茅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无可替代的口味,以及目标用户对这种口味的长期认同和习惯。这是一个文化符号。 “不变”的价值:对于茅台这样的公司,最怕的就是新来的领导“乱创新”,改变配方。他认为,茅台的国企身份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好事,森严的规矩让“乱改”的风险变小了,有助于维持品质的稳定性。 如何看待估值? 即使在2600元的高点,他也没有卖出。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关键问题:“卖了之后,钱投到哪里去?” 在当时,他找不到比持有茅台更好的选择。投资是比较,是机会成本的选择。对他来说,拿着茅台,即使股价下跌,也比换成一个自己不懂、且可能亏得更多的股票要好。 英伟达:在AI浪潮中“掺和一下” 起初,段永平对半导体行业保持距离,认为它变化快、资产重,很难看懂。但AI的浪潮改变了他的看法。 强大的护城河:他观察到,英伟达已经建立了一个极其强大的生态系统,所有想在AI领域有所作为的大公司都离不开它。它与AMD在行业内的地位差异,就体现了其垄断性优势。 有远见的领导者:他看了黄仁勋十几年前的视频,发现他讲的东西和今天一样,证明他早就预见到了未来并持续投入。这让他相信,黄仁勋现在讲的未来,大概率也会实现。 “你爱这个东西,我觉得至少才要掺和一下,不要未来十年跟自己完全没关系。” 他坦言,对英伟达的理解还没有到苹果的程度,所以投入的仓位有限,但这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参与感”。...

November 16, 2025 · 1 min · fisherda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