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 深度揭秘:从“多开大法”到强大的智能体SDK,开发者是如何玩转AI的
Anthropic 的 Cat Wu (Claude Code) 和 Alex Albert (Claude Relations) 讨论了 Claude Code 团队如何对新功能进行原型设计,使用 Claude Code SDK 的最佳实践,以及在与开发人员一起构建我们的代理式编码解决方案过程中学到的其他经验。本文整理自对此讨论,带你 5 分钟了解这篇访谈的精华。 你有没有想过,当一群顶尖的AI工程师为自己打造一款编程工具时,会发生什么?答案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而且会催生出一些开发者社区独有的“黑话”,比如“Multi-Clauding”(多开Claude)。 最近,Anthropic 的 Claude Relations 负责人 Alex 和 Claude Code 产品经理 Cat 坐下来聊了聊,揭开了这款炙手可热的AI编程工具背后的故事。从团队内部的开发流程,到用户五花八门的使用姿势,再到未来人人都能构建专属智能体(Agent)的蓝图,信息量非常大。 迭代的秘诀:先让内部员工“嗨”起来 你有没有觉得,Claude Code 好像总是在更新?每次在终端里打开它,似乎都有新功能冒出来。这种“疯狂”的交付速度背后,藏着一套非常独特的开发哲学。 Cat 解释说,Claude Code 团队里全是些产品嗅觉敏锐的工程师。很多新功能的诞生,不是来自冗长的产品需求文档,而是源于一个简单的念头:“嘿,如果有个功能能帮我做……就太酷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不会去写文档,而是直接用 Claude Code 把这个功能的原型给做出来。 “用 Claude Code 做原型太快了,所以大部分时候,大家干脆跳过文档,直接动手。” 这个原型会立刻在公司内部发布,让所有 Anthropic 的员工(他们亲切地称自己为“Ants”)来试用。如果大家用得不亦乐乎,反馈特别积极,那它就达到了上线的标准,因为这强烈预示着外部用户也会喜欢它。 这就是他们的“吃狗粮”(Dogfooding)闭环——产品好不好,自己人先用个爽。这种方式不仅快,而且非常有效,因为开发者最懂开发者。 一种工具,N种玩法:从创业公司到世界500强 Claude Code 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的上手体验极其顺滑。无论你是单打独斗的独立开发者,还是财富500强企业里的工程师,只需要一个 npm install 命令,几乎无需任何配置,它就能立刻投入工作。因为它能直接访问你本地的文件和工具,让你对它的能力范围有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有趣的是,不同规模的团队,渐渐玩出了完全不同的花样。 创业公司的玩法:放手去做与“Multi-Clauding” 小公司的工程师们更喜欢让 Claude “放飞自我”。他们会开启 auto-accept mode(自动接受模式),让 Claude 自主修改代码,无需每次都手动确认。...